开篇:古诗里的新年,藏着怎样的情感?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王安石的这句关于新年的古诗,是不是瞬间让你闻到年味儿?古人笔下的春节,既有”总把新桃换旧符”的喜庆,也有”每逢佳节倍思亲”的惆怅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藏在诗词里的新年记忆,看看千百年前的大众,是怎样过春节的?
一、喜庆团圆:古诗里的年味有多浓?
说到关于新年的古诗,最经典的莫过于《元日》:”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短短14个字,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喝屠苏酒的热闹场景全齐活了!
而孟浩然的《田家元日》更接地气:”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”,农民伯伯大年初一就下地干活,这勤奋劲儿,是不是和现在”春节不打烊”的商家有得一拼?
二、游子心绪:那些回不了家的新年
“旅馆寒灯独不眠,客心何事转凄然”——高适这首《除夜作》,道尽了几许春运抢不到票的游子心声!古人没有高铁飞机,一封家书要走多少月,”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”的焦急,现代人刷个视频通话就能解决,想想还真是快乐。
苏轼小编认为‘守岁》里写道:”欲知垂尽岁,有似赴壑蛇”,把时刻比作溜走的蛇,这种跨年时的怅惘,是不是和现在春晚倒计时时的感觉一致无二?
三、哲理新年:古人教你立flag
你以为古人只会喝酒写诗?陆游小编认为‘己酉元旦》里说:”夜雨解残雪,朝阳开积阴”,大年初一就给自己打鸡血;朱熹更狠:”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”,这新年flag立得,让几许现代人脸红!
最励志的要数文天祥:”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小编认为‘除夜》诗中把春节过出了视死如归的气概。相比之下,我们”新年瘦十斤”的flag是不是弱爆了?
小编归纳一下:今年春节,你会想起哪句诗?
从王安石的爆竹声声到杜甫的”守岁阿戎家”,这些关于新年的古诗就像一台时光机。现在读来,既能闻到唐宋年间的饺子香,又能触摸到古人温热的情感。今年贴春联时,不妨想想”总把新桃换旧符”的典故;给长辈拜年时,可以聊聊”鼓角梅花添一部”的雅致。
你最喜欢哪首新年古诗?是热闹喜庆的,还是深沉感怀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”年度诗句”,说不定能找到灵魂共鸣的诗友呢!